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更新时间: 2024-06-02 11:32:32

导语: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甚至流传到东亚诸国。接下来的内容将从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开始,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一、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

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最广为流传的寓意就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祈福纳祥:粽子在古时有祈福纳祥的寓意,因为粽子的发音与“中子”相近,古人认为吃了粽子就能得儿子,寓意人丁兴旺。

祛病防疫:在古时候,人们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恶日,而五月五日更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会将粽子做成小角形,然后用艾叶煮熟后让孩子带在身上,以便随时吃掉,寓意可以避邪驱瘟。

光宗耀祖: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二、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虫虾蟹咬食屈原的身体,纷纷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避免饭团被蛟龙吃掉,便用树叶包裹饭团,外用彩丝缠住,这便是现在的粽子。因此,端午节吃粽子成为了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寓意着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

吃粽子也体现了端午节的驱邪避疫意义。在传统文化中,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日是“恶日”,而五月初五更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端午节时,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驱邪避疫,以求平安健康。吃粽子作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寓意着能够避邪驱瘟、保佑健康。

端午节吃粽子还寓意着祈福纳祥。粽子的谐音是“中子”,寓意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在古代,人们认为吃了粽子就能得儿子,因此端午节吃粽子也成为了一种祈求子嗣的习俗。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什么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相关文章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ri.com

滇ICP备2022007697号-111